編者的話
文:路家
下筆之時,剛過了又一波疫情。
記得當初在討論今年《The Âtre》的方向時,葉嘉文提到劇場與生活的連結。當時澳門的疫情平靜,大家於是想到去談「藝術在身邊」。
但突然一波疫情,表演場館都要關閉,繼而變成核酸檢測站。政府宣佈「暫停所有非維生必需的活動」,連帶寵物外出解決生理需要也不可。「藝術在身邊」似乎一下變得相當奢侈。
文化藝術是必需品嗎?猶記得讀書時教授問過我們這個問題。當時大多數同學都說「不是」,因為沒有文化沒有藝術也不會餓死,唯另一位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:看,沒有文化的社會都變成怎樣了?
或許,文化藝術的「必需」不是在於維持生命的「必需」,而是在於維繫社會的「必需」。今期的「焦點觀察」,我們談場地,也談劇場如何在非常規演出空間出現,維繫着人,維繫着人與城市之間的關係。本地劇場工作者戴碧筠亦會在「The Âtre生活」中,分享她對本地藝文發展的想法。
「遠方現場」方面,英國Mind the Gap劇團藝術總監李雅瑜將與我們分享全英國首屆專為學習障礙或/及自閉症LD&A學生而設的高等教育課程;香港藝團「眾聲喧嘩」成員方祺端亦介紹了劇場導演Katie Mitchell所寫的《The Director’s Craft》——一本對喜歡劇場創作而未有工具的創作者猶有幫助的工具書。
而今年,我們特別在每期《The Âtre》中設計了一個與藝文相關的遊戲,希望能為疫下的生活多添一點小趣味。生活很難,而如何面對生活,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導演。
焦點觀察
表演場地
不要離我太遠
(節錄)
文:廖紫欣
每每講起澳門的演出場地,腦海裡或會第一時間浮現文化中心的模樣。但在澳門這個尺寸之地,土地用途能確實劃分開來嗎?
* * * * *
常規場地以外的選擇
因為藝術上的選擇,也因為場地不足,藝團有時也不在上述空間演出。你可能會憶起,有過許多觀演體驗都不是發生在海事工房、舊法院、或文化中心;的確,澳門這個小城,可以處處是舞台,包括公共空間或藝團(例如戲劇農莊、T劇場、曉角實驗室、路環戲偶館等等)的自家空間。近年一些藝團也會在商業場所,例如咖啡廳,舉辦讀劇會等活動。還有東方基金會、明愛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,甚至政府部門辦公室——文化局文化遺產廳花園,都成為過表演場地。近年的藝術節亦有使用到一些位於路氹大型酒店內的表演空間,例如威尼斯人劇場、巴黎人劇場、百老匯舞台及美高梅劇院等等。
場地的門檻越低,種類越多元化,就越能切合藝術表達與觀眾的需要,也能使藝術遍地開花。新城A區未來的「城市級文化設施」會否變成新的文化中心?未來能否轉角就能遇到藝術?我始終不想劇場離我太遠,因為對我來說,劇場是一種體驗,包含生活機能的一種重要體驗。
(全文可於紙本閱覽。)
小丑在醫院
(節錄)
文:西西子
戴著紅鼻子的小丑在醫院裡遊玩、嬉戲,足跡遍佈走廊及病房,試圖打破白色巨塔中的沉悶,為有需要的小朋友帶來歡樂,這是「小紅點小丑友伴計劃」的其中一項目標。小丑表演在醫院並非澳門首創,在台灣、美國等地都實行已久,澳門則自2017年起開始試行。梁嘉慧(Bobo)是「小紅點小丑友伴計劃」創辦人之一,她表示,「友伴」意為小丑透過定期探訪和即興演出,與有需要的小朋友建立關係成為朋友,陪伴他們度過在醫院的時光。
計劃實行至今,表演場所非僅限於醫院,曾兩度作公開戶外演出。現役小丑、該計劃課程導師鄺振業(Benson)稱,「我們的目標是病童,病童在哪裡我們在哪裡......病童可以理解為不舒服的人,社會上也有很多,只是不存在於病房」。Bobo則希望藉公開演出的機會,將這幾年累積的經驗、故事與大眾分享,或能引起大眾對生老病死的不同看法。
(全文可於紙本閱覽。)
《遺城詩路》:
從世遺連結社區
(節錄)
文:路家
大三巴、東方基金會、花王堂……每屆《遺城詩路》文物建築都會成為創作的場地、主題。策劃人之一的劉楚華(Chloe)形容,《遺城詩路》是一個平台,不同創作者可以在此分享自己對空間的想法。另一位策劃人廖嘉豪(Nero)亦有感,《遺城詩路》必定是一個環境劇場,又指團隊很少討論要改到常規劇場演出。「因為裡面大部分演出都是要和環境掛勾才能存在,例如花王堂的裝置,它要在花王堂,不在花王堂就沒意義的了。」
歷史+藝術
《遺城詩路》自2012年起由文物大使協會及英姿舞園主辦,今年是第五屆。當年同是文物大使協會及英姿舞園成員的Chloe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文化管理碩士課程後,希望可以將藝術與歷史空間結合,於是向兩個團體提出了《遺城詩路》的想法,希望讓觀眾除了知道文物建築的歷史價值外,也能對建築產生情感的連結。
Chloe介紹,最初的創作概念是世遺推廣、探討本地歷史,而藝術是媒界,到後來他們開始探索其他的可能。她表示,雖然歷史建築本身的符號很強,但因為創作都是以空間為中心,所以在創作時並不擔心表演會被環境蓋過。
(全文可於紙本閱覽。)
遠方現場
Mind the Gap Academy
文:李雅瑜(英國)
Mind the Gap 劇團藝術總監
一年容易又七月。每年七月份都是Mind The Gap Academy年終匯演的季節。除了防疫措施外,今年不同的還有我們LEVEL 4 一班13位學生第一年的表演。Level 4有何特別?FHEQ Level 4課程為期三年,完成後相等於英國大學第一年學歷,這是全英國首屆專為學習障礙或/及自閉症LD&A學生而設的高等教育課程。
你對自閉症、唐氏綜合症、腦麻痺等等人士的印象是什麼?有想起鄭則士、郭晉安或者胡杏兒嗎?抑或是Good Will Hunting裡那種超級天才?無論哪種描寫,擔演角色的演員全部都沒有LD&A。你有沒有想像過,其實LD&A人士也可以接受正規表演訓練成為專業表演者?
三十多年前英國政治氛圍及交化環境造就了以藝術介入社會的空間,劇界亦出現了一班進步派劇場工作者。Mind the Gap於1989年成立時只有兩位聯合藝術總監及幾位LD&A學員,他們邊學邊演。時至今日,專業Artist有14位, Academy提供六種一日制課程,及上述的Level 4表演課程。每星期來Mind The Gap Academy的學員近一百人。Level 4表演課程內容除了戲劇、音樂、舞蹈,還有Industry Study讓學生明白業界運作及分工。
在自家Studio Theatre裡見證這班學生一年來的成長,有些表演真叫人眼前一亮。雖然訓練LD&A學生略有不同技巧,但對藝術的追求也是大同小異。經過三十多年的歷練Mind The Gap才今天的規模,千里之行也是始於足下罷。
FHEQ:
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 in England,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
LD&A:
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/or Autism
一種準備方法,
一本創作嚮導
The Director’s Craft
by Katie Mitchell
文:方祺端(香港)
眾聲喧嘩成員
「點樣創作一個好作品?」
「點樣做一個好導演?」
這兩個問題,一直在心裡迴轉,腦內盤旋,幾乎是永恆的事。我並不是個科班出身的導演,有關導演的種種是透過實際創作、進入排練室的經驗、和友人和前輩的討論,逐漸累積而來。一直以來,那更像一種直覺,一種難以準確言說的經驗,直至我遇上了Katie Mitchell 所寫的The Director’s Craft 這本書。這本書以一個劇場導演的角度,詳細而有系統地介紹了一種如何準備一個製作的方法。從文本分析,到如何安排排練,如何和設計師們溝通,如何在串排後給演員們回應,作者鉅細無遺地書寫了自己對上述種種的看法。Katie Mitchell 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劇場導演,這本書是她以自身的經驗梳理而成,偏重於實際創作層面而不會流於理論與空泛,對喜歡劇場創作而未有工具的創作者猶有幫助。當然,Katie Mitchell身處的是資源豐富的歐洲劇場,書裡部份的製作模式,並不適用於澳門、香港處處受限的表演藝術生態。撇除此點以外,這本書所介紹的拆解文本的方法,準備綵排的方法,建構作品的方法,為一個劇場導演帶來一套很有用的工具。這套工具並不萬能,或許也並不適合所有人,但確確實實地為創作者指引了一種準備方法,為創作為進入排練做好準備。
The Âtre 生活
從文化資助看
藝文團體生存(一)
(節錄)
文:戴碧筠
藝文除了是文創,是產業,也是甚麼?
8月9日,行政長官賀一誠在「6.18疫情」稍為緩和後,列席立法會答問大會。服務澳門文化界超過30年的議員陳浩星,關注到疫下居民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,建議透過藝術治療和舉辦文藝表演等,幫助居民重建心靈。賀一誠舉例教青局的學生藝術教育普及計劃,認同藝術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,希望文化藝術界與教青局一同努力做好有關計劃,而未來政府會在場地方面提供支持,通過增加文藝交流,紓緩學生受疫情影響,持續3年佩戴口罩上學所造成的不健康問題。
由此可見,藝術被政府認可為軟性修補工具,而且希望官民能通力合作。行政長官所提到的學生藝術教育普及計劃,正是政府部門通過競標購買的文化藝術服務。
藝文作為一種人人該有的權利、一種必須的社會服務,也如教育、醫療一樣,需要資金支持營運。在資助機制不穩定、項目經費遠超業務收入與民間捐助的情況下,為彌補市場失效帶來的危機,承辦政府文化項目以取得經費,成為澳門一些藝團為維持各工種成員生計的一種方式。但項目資源來自政府,計劃目標和籌辦形式自然要按官方的喜好,不可能只為藝術而藝術。藝團的參與在認同藝術對公民社會的正面意義之餘,亦等同支持文化藝術作為當局宣導意識形態與教化的工具。
認真 Âtre Like
圈圈澳門劇場與生活
問題:
- 由小城實驗劇團主辦嘅一個計劃,專門派出小丑仔喺本澳醫療空間出沒,透過即興互動同病童遊戲。
- 遺城詩路主辦單位除咗文物大使協會之外,重有邊個澳門舞蹈團體?
- 喺 2022 年 1 月 1 日成立,取代文化局成為支援本地社團開展包括戲劇等非牟利文化藝術活動/項目嘅資助單位。
- 為咗鼓勵本地藝術團體深入社區或特定社群,文化局曾經喺 2013 至 2019 年推出咗一個乜嘢資助計劃呢?
- 1985 年 5 月落成啓用,澳門歷史上首個擁有大、小兩個場館嘅大型場地,當中嘅小場館重係澳門八、九十年代戲劇演出嘅重要場地,呢個小場館叫咩名?
- 由葡萄牙總統桑帕約喺 1999 年 3 月 19 號揭幕同時投入使用,澳門現時唯一國際級文化藝術表演場地。
- 自第十八屆澳門藝術節開始,《百藝看館》移師到人口密集嘅北區邊個地方舉行呢?
- 唯一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屬具建藝術價值之建築物嘅街市建築,而且重係舞醉龍嘅表演地方之一,依家搞緊維修同更改工程,呢個街市一般街坊會叫佢做?
- 喺第五波疫情期間,澳門政府曾公佈自 7 月 11 號起(之後延期到 23 號零時),暫停所有非維生必需嘅工商業活動,呢段時期叫做「XXXX」期呢?
- 入劇場睇演出,作為觀眾嘅基本禮儀之一,手提電話需要閂機又或者調至「乜嘢模式」?
遊戲說明:
在此按下「開始遊戲」以進入 LIVEWORKSHEETS 遊戲分頁;
當分頁內的「解謎表格」顯示為藍色,即可開始!!!!!十條問題的答案已隱藏在「解謎表格」中,並以橫向、直向或斜向的方式排列
逐字點選正確答案,已揀選的答案格將會變成紫色
完成後,按下「Finish!!」在「Enter your full name:」欄填寫參加者的「聯絡電郵」(供識別及領獎之用),
然後按下「SEND」,即告完成~截止日期:2022 年 10 月 20 日
答案將會在下一期《The Âtre》紙本刊物中公佈。獲得「100 分」的朋友將有機會免費獲得:
由 bookand 書店送出的「凍/熱美式咖啡」一杯(名額十份);
由 Love & Light Handmade Studio 送出「沒藥艾草手工乳皂」一塊(名額三份)。注意:
- 建議使用電腦,並以 FireFox 或 Chrome 瀏覽器進行遊戲。
- 名額有限,若參與人數多於名額,將以抽籤形式決定。
- 獲獎朋友亦會收到電郵通知,憑獲獎電郵即可到相關商戶直接換領獎品。
- 主辦單位保留一切最終決定權。
得獎名單將於卓劇場臉書專頁
及《The Âtre》官方網頁
(https://www.the-atre.com)公佈。
獎品及優惠贊助
山上小菓子
樸實甜點店|不定期營業.預訂手工製作
IG/Fb:山上小菓子Liber Coffee
位於東望洋新街 209 號樓上;提供各類單品咖啡以及店主自家烘焙咖啡豆Love & Light Handmade Studio
希望用心經營,以自家農場植物與香草及海外選購優質原材料,少少心思+少少力量,推動手工皂及有機天然產品,讓更多人在城市生活中,感受到選擇、健康、快樂和自由~~
IG/Fb:Love & Light Handmade Studiobookand
位於峨眉街晉逸居 4 號 B G/F,是一間集合書店、咖啡室及展覽空間的複合式空間。銷售地點
澳門
文采書店
澳門賣草地 8-10 號 裕興隆商場一樓
井井三一繪本書屋 Júbilo 31 Books
澳門亞豐素街 31 號 C-D 閣樓
M 軸空間
澳門南灣湖景大馬路 470-756 號
南灣湖廣場(雅文湖畔)地窖編號 C/V-M1(S2)及L1(S3)
bookand
澳門峨眉街晉逸居 4 號 B G/F
二零二二年八月號
Issue 05
編輯、校閱
羅嘉華
聯合編輯、校閱、行政
葉嘉文
採訪、作者
黃湘雅、廖紫欣、西西子、路家
外地專欄作者
方祺端、李雅瑜
專欄作者
戴碧筠
互動構思及執行
何芷遊、莫群莊、塵雅正、劉雅雯
平面設計
洋小漫
宣傳
梁楷佳
出版日期
二零二二年八月
出版及發行
卓劇場藝術會
電郵
網址
本刊物獲文化發展基金資助部份經費。
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。
© 2022